俄罗斯坠毁的客机,彻底暴露了俄罗斯的工业能力到底有多差,这种安-24客机是前苏联设计的,1959年首航,发生事故的客机机龄约有50年,这已经不是老旧了,属于古董。一架飞机比大多数乘客的爹妈年纪还大,还在天上飞,这事儿放全球航空业都是个笑话,但在俄罗斯,它成了常态。这次坠毁的安-24属于安加拉航空,一家专门跑远东支线的小公司,飞机老就算了,维护还跟不上,过去7年出过4次事故。发电机罢工、无线电失灵、机翼撞机场灯杆,就这还敢让它继续飞,俄罗斯航空监管基本形同虚设,更离谱的是,这架飞机的适航证居然被延期到2036年,意思是还要再飞11年。俄罗斯不是不想换新飞机,是真没能力,苏联解体后,航空工业崩得稀碎,安-24的生产线在乌克兰基辅,俄乌一开战,零件供应彻底断供,走私来的零件杯水车薪,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国产替代机型TVRS-44喊了十年,量产还遥遥无期,苏霍伊超级喷气机事故率居高不下,去年在莫斯科州又摔了一架,连自家飞行员都不敢信任。其实除了这些古董机,本来中国ARJ21其实是个好选择,全数字化航电,地形预警系统完善,特别适合远东这种恶劣天气加复杂地形的航线。但俄罗斯宁可硬撑也不愿大规模引进,面子问题大过天,现在好了,摔飞机摔到国际关注,中俄联合调查组一进场,那些凑合修的零件、糊弄过的检查记录全得露馅。说到底,这场空难是俄罗斯工业衰退的缩影,飞机老只是表象,背后是人才流失、技术断代、经济萎靡的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