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47p88

万万没想到啊!特朗普与到访的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会晤时不仅表态美国与中国相处的很好

万万没想到啊!特朗普与到访的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会晤时不仅表态美国与中国相处的很好,而且还强调美国不会反对菲律宾主动与中国交好,特朗普说道:“我不介意你和中国打交道、做你该做的事情,你和中国打交道丝毫困扰不到我。” 事情要从2025年第二季度说起,这会儿中美贸易额同比往年暴跌20.8%,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贸易摩擦,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阵痛。 美国农民的大豆堆在港口发霉,硅谷的芯片企业眼巴巴看着中国市场缩水,连华尔街的投行都开始唱衰“脱钩论”。 在这种节骨眼上,特朗普突然对菲律宾释放善意,其实是给美国企业递了个“曲线救国”的梯子——既然明面上不能直接对华示好,那就通过盟友间接打开市场。 菲律宾作为中国在东南亚的重要合作伙伴,2024年对华出口增长17%,其中一半是电子产品和农产品,这些数据特朗普团队肯定门儿清。 让小马科斯继续和中国做生意,既能缓解美国国内的经济压力,又能避免被扣上“对华软弱”的帽子,堪称一箭双雕。 而他和小马科斯在会晤上谈妥的19%关税,看似比之前威胁的20%低了1%,实则暗藏玄机。 对比一下日本和美国达成的15%互惠关税,菲律宾这个“条约盟友”反而被多收了4个百分点,这哪里是盟友待遇,分明是“冤大头”价码。 但特朗普深谙菲律宾的软肋:这个国家每年需要进口价值12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和能源,而中国在菲律宾基建领域的投资已经超过300亿美元。 通过这种“高关税+低姿态”的组合拳,特朗普既能从菲律宾身上薅羊毛,又能让小马科斯在对华合作时心存感激,堪称“交易艺术”的升级版。 不止这些,他刚在前脚默许菲律宾和中国交好,后脚就推动国会通过对台5亿美元军售,这种操作,把亚太局势玩得团团转。 而菲律宾心里清楚,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已经从2023年的每月3次巡逻锐减到2025年的每月1次,而中国在菲律宾附近海域的科研船数量却翻了一番。 特朗普这招“战略收缩”,表面上是给菲律宾自主权,实则是把烫手山芋甩给小马科斯——你和中国合作开发油气可以,但出了问题别指望美国大兵来撑腰。 这种策略,既维持了美国的面子,又节省了真金白银的军事开支,连五角大楼的预算案都能因此少几个零。 但特朗普的这番表态,还无意中暴露了美国盟友体系的脆弱性。看看印尼的例子就知道:这个东盟最大经济体为了拿到19%的关税优惠,不得不承诺购买150亿美元美国能源和50架波音飞机,结果国内渔民和纺织业者叫苦不迭。 菲律宾的情况更微妙:虽然中菲在比农多-王城大桥等基建项目上合作愉快,但美国要求菲律宾在半导体供应链上“选边站”,而中国恰恰是菲律宾半导体原材料的最大供应国。 特朗普这招“放任但不放权”,让小马科斯陷入两难:和中国合作能赚钱,但可能得罪美国;听美国的话搞“脱钩”,又会断了自己的财路。 在这场三角博弈中,中国的应对更堪称是教科书级。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菲律宾的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3%,重点投向港口、电网等战略领域,同时通过“一带一路”框架向菲律宾提供低息贷款。 这种“经济捆绑”策略,让菲律宾即便想在中美之间摇摆,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荷包。 讽刺的是,特朗普以为通过“交易式外交”能重塑亚太格局,却不料菲律宾在得到美国默许后,2025年7月宣布与中国联合开发巴拉望岛附近海域的天然气田,预计年产量可达50亿立方米,这相当于菲律宾年消费量的1/3。 这个项目不仅让中国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还让菲律宾每年增收12亿美元。 而美国呢?除了从菲律宾进口的椰子油关税略有下降,几乎没捞到什么实质性好处。这种结局,恐怕是特朗普在白宫拍板时始料未及的。